什麼是知足?3個觀念讓你立即學會知足!
什麼是知足?知足是帶著感恩的心情,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,不將眼光聚焦在渴望得到的東西,消除心中的慾望,維持心靈上的安穩。但知足的人是否會安於現狀而缺乏進取之心呢?這次就讓資優生的品格聖經幫你建立正確觀念,讓你更了解知足的定義,成為知足的人!
1.知足的人才能擁有真正的滿足
知足的定義是知道滿足,但知足和滿足的關係是什麼呢?滿足是心情上的滿意,通常是指慾望被實現時的心理狀態,若是沒有拘束的慾望,就將導致自己越來越難滿足。因此必須懂得知足,避免慾望無限擴大,以維持心靈的安逸。就像是一杯倒滿的水很容易灑出來,只倒8分滿就能解渴、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,那何必倒滿呢?
2.知足的人是不思進取嗎?
知足的人珍惜當下、安於現狀,這樣是否是不思進取、不求進步的表現呢?答案是否定的,知足的人並非不努力、不願改變,而是不抱怨過去及當下的狀況。知足和不思進取不同,知足的人也能擁有上進心,只是他們懂得穩扎穩打、不過分要求,不為了達到目的而犧牲安穩的生活。例如想得到更多知識,犧牲更多睡眠時間念書,不但學習效果不佳,還容易造成身體的負擔而失去健康,這樣過分要求自己常常是因為缺乏自信。要了解什麼是知足,就必須先學會接受現在的自己,讓自己更有自信才不會盲目追求更多東西。
3.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
了解什麼是知足,在學習或工作時才能更順利。老子的《道德經》就寫到:「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」,說明凡事都要知足才不會遭受屈辱或遇到危險,適可而止才可以長長久久。就像學習這件事,熬夜念書效果差導致成績不理想,不但心中感到委屈羞辱,甚至賠上健康,置自己的身體於危險之中,讓自己失去持續學習的動力。但了解什麼是知足、懂得踩剎車的人就可以維持學習效果,每天都能有固定的學習時間,讓自己的能力越來越進步。
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」知足的五柳先生-陶淵明
陶淵明是晉、宋時代的詩人,曾任祭酒、參軍和縣令。應能過著膏粱錦繡的生活,卻因為排斥官場政治和嚮往名聲利祿的風氣,決定辭官歸隱田園,因此留下廣為人知的「不為五斗米折腰」,說明自己不願為俸祿拋下自己的品格。
安貧樂道,對生活感到知足
在晉末宋初的年代,社會經濟動盪不安,能夠當官就能保障一家大小都有飯吃。辭官後過著貧困生活的陶淵明,卻婉拒了好幾次朝廷聘他做官的邀請,因為他對自己安穩的田園生活感到滿足。雖然無法像做官一樣餐餐溫飽,但還算過得去,就像他在自己的《五柳先生傳》中所寫的:「不戚戚於貧賤,不汲汲於富貴。」就是因為他了解什麼是知足,才能夠如此感恩惜福。
知足,但仍夢想著理想的社會
陶淵明知足常樂,但偶爾還是會期望更美好的社會風氣。除了用《五柳先生傳》說明田園生活安樂知足的美好之外,還透過《桃花源記》描述安穩舒適的世界,讓自己在文學中實現理想,也安撫自己對官場的不滿情緒,維持知足的心態。知足的人即使受到心中期望而產生短暫的動搖,也可以透過不同方式安撫自己的內心,就像陶淵明一樣透過實際行動遠離世俗,並透過自己的作品讓意志更堅定,記錄下田園生活的美好,也因為陶淵明了解什麼是知足,才能夠寫出一部部流芳百世的作品。想讓孩子像陶淵明一樣掌握知足的定義,看見生活中美好的一切嗎?立即了解資優生品格培育系統的品格教育課程吧!
品格教育課程推薦-資優生品格培育系統
連絡電話: 0800-31-27-14(點擊撥打)
加入官方LINE@: @geniuskidgroup(點擊加入)
詢問官方粉絲專頁: 資優生品格培育系統(點擊私訊)
服務時間: 週一至週五 10:00 - 17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