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讓孩子獨立?孩子從親子關係中能獲得安全感,有助於人格健全發展;但若過度依賴父母,就不容易在採取實際行動的過程中獲得經驗,甚至不願主動學習找答案。其實讓孩子獨立是有方法的,就讓我們從1張階梯圖了解如何搭配品格教育課程讓孩子獨立吧!
如何讓孩子獨立?先認知自己與孩子之間屬於哪1種互動方式
父母教育方式 | 對孩子的影響 |
權威教育 | 自尊感低落,習慣凡事聽從父母的指示與安排 |
過度保護 | 優先尋求協助,自主處理事情的機會較少 |
關係疏離 | 過早接受歷練,孩子不堪負荷導致自信及安全感低 |
由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‧鮑比(John Bowlby)的依附概念而來的依附理論(Attachment Theory),我們知道從幼兒期開始,孩子不僅需要人照料,也會將情感投射到父母身上,彼此的關係與互動是形塑孩子性格的關鍵。想知道如何讓孩子獨立,建議先了解3種親子互動狀態。
1.權威式教育:孩子自尊感低,優先聽從他人安排
- 「快點出門,不要拖拖拉拉,不然今天晚餐沒有你的份。」
若父母以權威意識嚴厲地管教,孩子通常會往極端的性格發展,包含自尊心低落且唯唯諾諾,或者變得叛逆、不服從教導。
在父母威權下變得順從的孩子,依賴感會變重,因為他們知道選擇權不在自己身上,凡事得看父母的臉色,且不會主動爭取表現或自我發展的機會,權威式教育會在「讓孩子獨立」的過程中形成一道牆阻擋。
2.過度保護:比起自理,孩子更習慣先尋求幫助
一般來說,父母對孩子溺愛或過度保護,是希望從孩子身上獲得安全感,「孩子需要我打理一切」其實反映「我需要孩子時常聽從我、重視我」的心理。在父母羽翼下成長的孩子,比起自己動手做事,更常等待別人來推自己一把。此外,在優渥的環境條件中更容易發生過度保護的狀況。
3.親子關係疏離:孩子的自信與安全感低落
- 「虎父無犬子!孩子提早打工、在社會上打滾,才能像我一樣堅強。」
- 「不要哭!小男生不要像女孩一樣哭哭啼啼的,多丟人!」
為讓孩子獨立,不少父母會鼓勵孩子提早接觸社會的艱辛歷練,不容許孩子出現任何軟弱或閃失。但如果與孩子關係疏遠,卻會造成反效果。或許最佳的親子互動方式,就像美國學者Ausubel的「恆星衛星親子理論」,親子就像恆星及衛星互相圍繞並牽引著,但兩者都會自轉及公轉,即使密不可分,但仍屬於獨立的個體。
如何讓孩子獨立需要一步一步來,急了反而揠苗助長。下一段將提出具體建議,從品格教育課程的角度切入,讓孩子循序漸進長出一對翅膀,帶著勇氣與父母的祝福朝向天空飛翔。
如何讓孩子獨立?1張階梯圖說明3大階段的品格培育方法
如何讓孩子獨立?從以上內容我們知道權威、過度保護及刻意疏離,都不算最好的方法。搭配品格教育課程循序漸進,孩子將明白「獨立是為了承擔更多責任、成為更好的人」,這樣的獨立會更有意義。
1.準備階段:明訂規則讓孩子認清自己的責任
如何讓孩子獨立?第一步驟是與孩子訂下規則。為了避免給孩子權威式教育的印象,需建議避免一板一眼的規定,讓孩子盡自己責任的同時,保留思考與猶豫的空間。
訂下收玩具規則的這件事,如何讓孩子獨立?
孩子耍賴不想整理散落一地的玩具時,父母可以……
- 跟孩子確認:「這些玩具是你剛剛玩的對不對」,了解責任歸屬。
- 與孩子溝通:「你可以先不收玩具,20分鐘後,媽咪就會把這些玩具通通收到你找不到的地方喔!」
訂下小小的收玩具規則,讓孩子了解「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,不要總是期盼別人來幫你做」,建立孩子的責任感。
2.嘗試階段:以明確理由稱讚孩子的良好表現
合理的稱讚不只能建立自信,孩子也會曉得父母稱讚是基於一個具體行為,而對自己的行為產生自信;盲目稱讚追捧,是孩子自尊心過高或自大的原因之一。
如何讓孩子獨立?就從父母「刻意」稱讚孩子收好玩具的行為開始!
- 當孩子某項具體的事情值得稱讚時,不必吝於給予讚美,同時說明孩子的這項行為幫了別人哪些忙:「寶貝收玩具收得很快也很好唷!感謝你幫忙媽咪維持房間的整齊。」
- 「我們下次一起洗碗或掃地好不好?是收玩具的進階版喔!媽咪相信寶貝也會做得很好的!」
在此階段,除了口頭稱讚或獎勵給予正向回饋,也能在孩子自信心變高的情況下邀請孩子嘗試更高的難度。進一步邀請孩子挑戰同類型、不同難度的挑戰時,稱讚的正向作用將發揮到最大值,也有助於讓孩子獨立。
孩子鼓起勇氣面對挑戰前,需要「自信」作為推動力,以下影片中的4個步驟,讓你從生活中逐步培養孩子的自信。
3.挑戰階段:說服孩子逐漸提升挑戰的難度
當孩子在第2階段獲得父母的稱讚後,可繼續引導孩子挑戰自我。追求不同程度的自我滿足感,讓孩子在「心裡踏實且實現自我的情況」中不斷學習獨立,形成良性循環(Virtuous Cycle)。
培養孩子善用資源及耐性的同時,如何讓孩子獨立?
孩子一旦願意提升挑戰難度--比如願意當晚餐後洗碗的值日生--父母可引導孩子了解何謂善用資源,並在尋求別人的幫助前,先耐住性子處理問題,跨越挑戰獲得成就感,也是孩子願意獨立完成事情的動力。
- 「沾了洗碗精的碗盤跟彈珠一樣滑溜溜的,要小心喔!你覺得要怎麼拿才不會掉呢?」
- 「媽咪剛剛有聽到碗盤掉到洗手槽的聲音,我們得想個方法輕輕放下碗……你覺得戴個乳膠手套會不會比較好?」帶著孩子思考並認識其他用品的價值。
- 檢視成果時難免會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,父母可提醒孩子「你看這個碗的邊邊還有湯汁,我們再把它洗乾淨好嗎?」並闡明做事的目的:「洗多乾淨比洗多久更重要喔!」
孩子挑戰時難免遭遇挫折,這時除了父母適度的安慰與同理,也需要了解挫折的意義。以下影片幫助爸爸媽媽了解,孩子面臨挫敗時,如何幫助他化問題為轉機,成為高EQ且具備解決能力的資優生。
想讓孩子獨立,建議父母先做好3個心理準備
「孩子10歲了,但一直希望我幫他整理書包、穿衣服」,為了讓憂心忡忡的父母放心,我們以3個階段說明如何讓孩子獨立,也建議父母先認知以下3個重點,別過度著急,以平穩的步調培養獨立的孩子。
1.給予孩子適度的依賴關係
適度的依賴就是不過度干涉孩子的生活。紀伯倫《先知》詩選中耳熟能詳的一句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,他是生命的子女」,建議父母不必經手孩子的每件事與決定,而是讓孩子曉得「你需要我的時候,我在」,讓孩子獨立,安心地張開翅膀朝向天空闖蕩。
2.讓孩子獨立需要漸進性改善
改變孩子的性格並非一朝一夕,依賴心重的孩子,通常較為被動,希望別人伸出援手。如何讓孩子獨立並藉由「親自做事」嚐到成就的滋味,就需要父母從旁提供以下協助:
- 為孩子過濾高風險的挑戰,例如孩子比賽誰盪鞦韆盪得最高,甚至能轉一圈,就需要父母勸導。
- 當孩子願意挑戰時給予「適度的」肯定,並趁機鼓勵他逐漸提升挑戰的難度。
國內腦神經科學權威洪蘭教授曾說過「教獨立,並非一蹴可幾」,不只孩子學獨立的過程需要耐性,父母耐心付出的種種努力與包容,也會在無形中幫助孩子。
3.孩子依賴感重包含性格因素
孩子之所以高度依賴父母,除了比較強勢權威的教育、過度保護及刻意疏遠的心理外,孩子本身的性格也可能是原因之一。以下列舉2種常見的性格因素:
- 內向:如果孩子害羞、容易想太多而猶豫不決,相對主動的父母可能會早一步為孩子做好決定,導致孩子變得較為被動。
- 過度看重他人:「我沒關係,都由其他人決定」,低自尊及自我價值不足若成為孩子的慣性思考,孩子也容易變得優先考量他人的意見,變相地依賴他人。
品格教育課程推薦【資優生品格培育系統】,導入AI技術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
我們從父母的親子關係切入,介紹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性格與習慣。被動的心態更容易表現在學業或家事層面,因此如何讓孩子獨立就顯得相當重要,讓孩子獨立的3大階段如同飛機起飛,需做好充足的準備、嘗試(加速)及挑戰(升空),才能紮實地栽培出獨立且能自由翱翔的孩子。
從自主學習的角度來說,【資優生品格培育系統】是一套適合的系統。導入AI技術,蒐集並分析大數據,找出最適合孩子現階段的學力測驗;題庫難度循序漸進設計,讓孩子從IQ、EQ、AQ(Adversity Quotient逆境商數)等全面提升30種以上受用一生的智能表現。孩子從學業一路過關升等,從每天20分鐘的自主學習開始,逐步培養獨立自主的好習慣。(【資優生品格培育系統】為什麼不只能讓孩子獨立,還能培養好品格?歡迎點我了解)
品格教育課程推薦-資優生品格培育系統
連絡電話: 0800-31-27-14(點擊撥打)
加入官方LINE@: @geniuskidgroup(點擊加入)
詢問官方粉絲專頁: 資優生品格培育系統(點擊私訊)
服務時間: 週一至週五 10:00 - 17:00